截至2020年,中国历届有5位外交部女发言人:
1、李金华(首位女新闻发言人)
在1987年至1991年间,李金华在外交部数十次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频频亮相,唇枪舌剑之中,阐明中国政府外交政策和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原则立场。李金华后被任命为中国驻新西兰大使,成为新中国第二位派驻大洋洲国家的女大使。
2、范慧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第二位女发言人)
1986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团参赞。1990年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级参赞,三处处长。1991年任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时年56岁),是80年代初期外交部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以来第二位女发言人。
3、章启月
章启月大使的外交生涯始于1982年。有着丰富的多边和双边外交经历,曾任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和驻印度尼西亚大使,并曾任职于纽约联合国总部秘书处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1998至2004年间担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并于2012至2014年6月担任外交部国外工作局局长。
4、姜瑜
1982年,18岁的姜瑜考入素有“外交官摇篮”之称的外交学院,学制五年。
李金华之后,直到1990年才出现了第二位女发言人———范慧娟。不过,要说影响力最大的女发言人,当属1999年登台的章启月,而姜瑜是她们之后的第四位女发言人。
5、华春莹
承担发布中国重要外交活动信息、阐述中国对外政策工作;承担国家重要外事活动有关新闻工作;指导驻外外交机构新闻工作;承担在华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事务;组织开展公共外交;收集分析重要信息等。
新闻发布会与记者招待会有什么不同
外交部建部后,就有发言人的实践。一是通过外交部发言人名义就某一重大问题发表声明、发表谈话,但此时还只是空头衔,没有任命实际发言人。二是在国家领导人出席国际会议的代表团也设有中国代表团发言人,但这与严格意义上的外交部发言人有所不同。外交部第一次以外交部发言人名义举行新闻发布会是钱其琛同志1982年3月26日举行的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但这时,外交部发言人制度并未正式确立。 直到1983年3月1日, 新闻司司长的齐怀远向中外记者宣布中国外交部从即日起建立发言人制度后,外交部发言人制度才正式确立。
新闻发布制度建立初期,每周一次发布会,只发布消息,基本上不回答提问。同年九月开始尝试在每月第一周发布会上现场答问。从86年起,现场答问增加为每月两次。1988年后, 改为每次发布会上都让记者提问。 从95年起,把发布会改为一周两次,96年取消翻译,97年把翻译改为同传。这样,发布会的时间增加了,记者提问的机会也多了,对外提供的信息量也大大增加。不仅如此,外交部新闻发布会还取消了对记者提问的次数和发布时间的限制。每次发布会都持续到无人问问题时才结束。
目前,外交部新闻发布机制已走向成熟。无论从每次出席发布会的记者人数,还是记者提问的数量和涉及范围,乃至外国媒体引用其发布消息和答问内容的报道量都大大超过以往。每年,发布会都要举行近100场,内容涉及外交、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出席发布会人数多则二三百人,少则上百人。代表主要大国的20-30多家传媒的记者几乎每场必到。遇重大问题或突发事件,来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更多。一些外国驻华使馆的新闻官甚至大使、参赞也不时来出席外交部新闻发布会。
外交部的发言人和新闻发言人有和不同?
新闻发布会与记者招待会是有区别的,但现在国内对两者的称呼上有些混用。外交部每周举行两次新闻发布会,虽然频繁,但对此基本也没作区别。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也常被其称之为外交部记者招待会。
实际上,新闻发布会,顾名思义,是发布新闻的活动。一般由发言人先发布新闻,再回答记者提问。而记者招待会往往不先发布新闻,而立足于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一般指政府或部门发言人举行的定期、不定期或临时的新闻发布活动。规格较低,活动时间较短,一般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如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发布会等等。记者招待会更适用中央领导、部长或部门领导人。如总统记者招待会、总理记者招待会、部长记者招待会或大使记者招待会等等。
新闻发布会现在的趋势是由发言人自己主持,自己发布新闻,自己点记者提问、自己回答提问。但记者招待会一般设一主持人,主持人不回答问题,回答记者提问的是由他请来的总理、部长或其他领导。也有例外,如美国总统的记者招待会,不设主持人,也不设座位,而是由总统本人站着回答问题,并亲自点记者提问。
记者招待会时间一般较长,一个多小时或更长。回答问题的范围更广泛。因记者招待会权威性更高,所以更受媒体和公众重视,记者出席的人数更多,影响也更大。因对方位尊权重,出于礼貌,记者一般很收敛,不会发生在新闻发布会上常见的唇枪舌战。
外交似乎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觉得高不可攀,不敢问津。本书以一种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首次披露了外交部发言人许多鲜为人知的逸闻、故事和面对媒体的技巧,以及外交部新闻发布机制等。上集回放:发言人要政治素养高,业务素质高,有较快的反应能力,有一定的公关、组织能力和亲和力。十四、取消翻译之后“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一种机制”。其实,这句话不完全对。说它对,是说发言人确实代表的是一种机制,发言人就是代言人,是对外发布消息、表明政府立场、解答政策疑问的渠道,所说的话不代表自己,而是代表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发言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有一次,外交部的一个发言人在外地出差。晚餐时,他和朋友从电视上看到他又就某问题发表谈话了。所以,发言人虽然不在北京,但是发言人机制在。机制仍然可以利用他的名字表态。当然,工作人员最好在用他的名字表态之前通报他一下,以免让他本人都不知情。说它不对,是因为它说得不完整。发言人不仅是一种机制,同时又是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如果仅强调发言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容易理解为发言人仅是一个被动念稿的机器,忽略了发言人还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面。其实,每个发言人都有不同的风格,水平有高低不同,魅力也有不同。有的发言人习惯照本宣科,有的发言人愿意在政策允许的框框之内尽量自己发挥。外交部长李肇星在任外交部发言人时说:“外交部发言人,既是人,也不是人。”这一说法就很完整。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从1996年9月1日开始不再提供翻译。此后,国内反应良好,认为此举对提高中文地位、弘扬中华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外国记者、驻华使团总的来说对这一决定表示尊重和理解,会中文的外国记者开始用中文提问。但是,不少记者由于语言不过关,难以适应这一变化,对这一做法非常不满,于是出现了下面一幕。一个英国记者利用提问的机会发泄了心中的不满:“外交部决定取消新闻发布会的英文翻译,当然中国方面有权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是在中国宣称正在对外开放的时候,这样做是不是有悖于开放的精神呢?这么做是不是某种形式的倒退呢?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保留英文翻译,不是能使发言人更好地、更加自如地回答问题吗?若非如此,你们在国际场合被记者用英文提问,不就像掉进‘狮子窝’一样吗?从文学方面讲,汉语像中国文化一样在世界上受到了广泛的尊重,是孔子、李白和杜甫的语言。那么,一周两次地将他们的语言翻译成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语言就一定是一件糟糕的事儿吗?为所有参加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人着想,做出这一决定的决策者们还有可能改变决定吗?”当时,外交部发言人的回答也非常绝:“你刚才几乎作了一篇讲演。我们已经做出了这一决定,而这一决定是与中国的开放政策完全相符的。中国开放的目的之一就是不仅要让中国更加了解世界,也要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我们这样做正是为了把中文推向世界。各位记者都生活在北京,一定发现中国人对学习国外好的东西有很大热情。但是,我要问,是不是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对于学习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也有着同样的热情?比方说,对于西方文明已经有所了解的人是不是也应该学习一下东方文明,是不是也应该了解一下20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老子和庄子呢?是不是也应该学习一下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和杜甫呢?”
以上就是关于请问中国历届有那几位外交部女发言人啊?(一一说来)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