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创意,打印未来”——3D打印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汇聚3D打印各领域专家,携各自在3D打印的研究成果在论坛上进行深入地探讨和交流。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艺方向学术带头人张海鸥先生介绍了所研制的“智能微铸锻”技术,即典型的铸造过程,锻铣合一制造技术,增材、等材、减材的智能制造技术,通过此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铸锻一体化3D打印,可以打印出高性能金属锻件。这一技术颠覆了国内外传统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和装备,有望变革传统重工业制造方式,大幅度降低成本,提升技术水平,开辟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绿色智能制造新时代。
奥地利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科技处处长、科技全权公使PhilippAgathonos先生介绍说,“创新”是当今技术热潮的关键词,奥地利已实施多项创新政策和战略,并始终把重点放在国家的未来发展上。奥地利联邦交通创新部和中科院有着项目的联合征集合作,其中就包括和3D打印息息相关的先进材料领域。随着奥地利联邦交通创新技术部提出RTI——"未来的产品"倡议以来,奥地利制定了更多的战略目标,并创造更多包括与中国在内的双边国际合作机会。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系主任,中国建筑学会数字建造委员会副主任,建筑师分会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徐卫国教授所在的清华大学数字建筑研究中心从事数字设计及智能建造研究,目前主要课题为3D打印混凝土建造,徐教授在论坛上介绍了目前研究的两个课题,第一是在混凝土打印过程中,通过机械臂的协同,解决打印存在的接缝问题,第二是混凝土打印出来通过叠层能够实现各种构建,特别是不规则构建的建造。对于3D打印作为新的建造方式,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即在建造材料方面是否能有新的突破,是否能够创造既具有受压的性能,又具有良好受拉和抗剪性能的建筑材料;是否可以通过高维打印来实现更多个性化需求的建筑打印。他表示3D打印其实就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生产方式,在从事生产的时候会形成新的生产组织机构,这种新的组织机构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未来3D打印一定会成为中国工业革命发展的推动力。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生物制造分会副理事长、摩擦学分会荣誉理事、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荣誉理事王成焘教授对医学3D打印的现状与进一步的发展进行了阐述,3D打印对于高难度手术给予了技术支持,他介绍了3D打印数字医疗技术未来在医疗领域里的应用案例,包括软/硬组织患体模型打印(软组织医学影像处理与建模)、手术导板打印、康复支具设计制作;各科手术训练用仿真人体制作与合作研发;基于3D打印技术的手术创新与器械创新合作研发;医院打印中心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及技术支撑;VR/AR技术在手术规划、导航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与合作研发。
威格气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张德龙先生介绍了惰性气氛技术在3D打印中的应用,气氛保护技术,是为了3D打印产品的品质,此技术能为金属增材制造提供极致的环境,制造出含氧含氮量极低或可控的零部件,进而改进金属的强度、韧性和抗腐蚀性等性能,提高产品性能,还可以被应用到增材制造原料即金属粉末的生产、包装、储存、运输、装料等环节,保证原材料的品质,确保最终产品中的杂质含量。
华中科技大学先进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交叉学科重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际再生医学材料系列大会常任共同主席张胜民先生团队在3D打印专用生物材料领域进行了创新研究,他介绍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纳米材料和3D打印专用生物材料的构建,包括微纳生物活性微球和“生物墨水”等。以此为“建筑单元”进一步构建了仿生梯度组织支架,采用一个支架同时实现了两种甚至多种组织的再生,使复杂软骨缺损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
关联阅读:
3D打印产业峰会聚焦前沿技术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正式启幕
3D打印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圆桌对话共同探讨3D打印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市场应用
数字创意·打印未来:3D打印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直播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