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在经历三年调整期后,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生产、销售与出口有所回暖,呈现出“稳中有进、结构优化”的新发展态势。
产能利用率保持平稳,主要产品生产稳步增长
2024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主要产品的生产保持稳步增长。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全年产能利用率整体保持平稳且处于较高水平,根据协会对样本企业的调研,2024年样本企业的产能利用率约73.9%,超过四成的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超过80%。根据协会统计,2024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纤维加工总量达到2138.4万吨,同比增长5.1%。作为产业用纺织品的主要原材料,我国非织造布的产量为856.1万吨,同比增长5.1%。
行业盈利能力回暖,子领域结构性复苏
2024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经济运行呈现显著回暖态势,在需求推动和新冠肺炎疫情因素消退的作用下,行业主要经济指标重新步入增长通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非全口径)的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5.3%和10.1%,15%的毛利率和4.4%的营业利润率较2023年均提升了0.3个百分点。
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整体回暖的背景下,各个子领域的主要经济指标同步释放积极信号,呈现结构性复苏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非织造布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3.2%和11.9%,毛利润率和营业利润率分别为14%和3.6%,较2023年分别提升0.5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
绳、索、缆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5.2%和14%,毛利润率和利润率分别为13.3%和3.6%,与2023年基本持平。
纺织带、帘子布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9.9%和26.2%,毛利润率和营业利润率分别为13.1%和3.5%,分别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篷、帆布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恢复正增长,同比增长1.7%,但盈利能力依旧承压,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3%,毛利润率和行业利润率分别为16.4%和4.9%,分别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
土工、过滤用纺织品所在的其他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6.7%和11.6%,毛利润率和营业利润率分别达到17.9%和6.3%,均为行业最高水平,分别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
行业投资理性调整,高质量发展动能增强
2024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企业对于新项目的投资较2023年更趋谨慎,以非织造布企业为例,超过50%的样本企业全年内没有进行新项目投资或建设。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我国新增纺粘及熔喷非织造布生产线约32条、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约24条、针刺非织造布生产线约142条,合计新增产能约45万吨。
关于2025年的投资计划,协会调研显示,样本企业的投资意愿相比2024年有所减弱,在2024年有新项目投资计划的企业不足六成;在有投资意向的样本企业中,对于既有设备升级改造、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方面的投资比重相比2024年持续提升,行业企业在高质量投资方面依然保持活跃。此外,行业中部分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也正在积极推动海外市场战略布局,东南亚地区是这些企业重点关注的市场。
海外市场需求复苏,行业出口止跌回稳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产业用纺织品出口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能力、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行业主要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稳步提升。进入2024年以来,国际市场需求逐步回暖,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出口额(海关8位HS编码统计数据)为413.4亿美元,同比增长6.7%,扭转了自2021年以来连续三年出口下滑的趋势。
产业用涂层织物是目前行业最大的出口产品,随着东南亚等主要出口市场需求回暖,2024年我国向海外市场出口产业用涂层织物价值达到50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其他传统产品中,毡布/帐篷、线绳(缆)带纺织品、帆布、产业用玻纤制品的出口额重回增长通道,分别为39.6亿美元、31.9亿美元、31.3亿美元、21.4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4%、3.2%、11.1%、8.5%;革基布、包装用纺织品的出口额分别为22.3亿美元和17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2.7%和1.3%,降幅较2023年分别收窄4.9个百分点和6.6个百分点。
受不同应用领域需求差异的影响,非织造布及相关制品的出口呈现不同走势。2024年,海外市场对我国非织造布卷材的需求回暖,出口量达到151.6万吨,同比增长15.7%,价值40.4亿美元,同比增长6.3%,其中对越南、美国两个主要市场的出口额增幅均超过20%;一次性卫生用品(尿裤、卫生巾等)的出口额达到36亿美元,同比增长8.2%,尽管相比2023年增速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其中对美国市场的出口恢复2位数增长,对马来西亚、泰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出口药棉、纱布、绷带等医用敷料价值10.9亿美元,同比增长6.7%;口罩的海外市场需求持续走弱,出口额为6.1亿美元,同比下降31.6%;非织造布制防护服(含医用防护服)的出口自2020年后首次实现增长,出口额为7.8亿美元,同比增长7%;国际市场对湿巾的需求保持旺盛,出口额为9.3亿美元,同比增长23.3%。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进口额(海关8位HS编码统计数据)为50.9亿美元,同比下降2%,降幅较2023年大幅收窄。
从主要进口产品来看,非织造布的进口需求自2020年后连续下降,2024年的进口额为8.2亿美元,同比微降0.4%,但进口量同比增长9.4%;2024年,我国对于高端产业用玻纤制品的进口需求增强,进口额和进口价格分别同比增长21.5%和30.9%;对产业用涂层织物、结构增强用纺织品的进口需求有所恢复,进口额分别同比增长3.1%和4.4%;近年来,随着国货国潮的兴起以及我国卫生用纺织品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我国对尿裤、卫生巾等一次性卫生用品的进口需求进一步下降,2024年的进口额降幅达到44.4%。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当前,全球经济与政治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加剧,全球供应链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下,稳定性受到挑战,全球经济仍面临调整压力;国内需求不足的挑战仍然较大,但伴随我国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显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国内经济出现诸多指标显著改善的积极迹象,市场信心正得到极大提振。
当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逐步摆脱新冠肺炎疫情后的阶段性调整,主要经济指标重回增长轨道,但增长动能还需进一步巩固,供需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观,产成品价格下降的趋势没有根本逆转,部分领域的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在出口贸易中,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及新兴国家同类产业崛起等影响,传统出口产品议价空间进一步压缩,行业平均利润率水平较2020年以前明显下降。这一趋势倒逼企业加速从低成本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但价格下行压力短期内仍难以消解,行业盈利能力的修复需要通过更长时间的市场出清与技术升级来实现。
展望2025年,政策层面,国家继续在民营经济、科技创新、扩大内需、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将会进一步释放我国的创新活力和内需潜力,为行业发展营造更加适宜的宏观环境。行业层面,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依然稳固,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能力、持续迭代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及庞大的内需市场支撑,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战略纵深;绿色化、差异化和高端化发展成为行业共识,通过持续的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正逐步构建起更具韧性的发展模式,对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有力支撑。微观层面,行业企业对于未来发展的信心持谨慎乐观态度,协会对重点领域的调研结果显示,交通工具用纺织品、土工与建筑用纺织品、篷帆用纺织品、造纸用纺织品、衬布领域的企业对未来发展的预期更为乐观;非织造布、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绳网、线带领域的企业对发展形势的预测表现得更为谨慎。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