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深圳市时装设计师协会与深圳市简绎非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建“深圳市纺织非遗技艺创新研究中心”。
当日,由平安集团、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艺术与设计》杂志社联合主办,深圳市时装设计师协会承办,深圳市服装行业培训学校、深圳市欧纺服装研究院协办的“千年非遗时尚赋新——2025妈妈的针线活年度焕新计划”系列主场活动在南油商服大厦举办。
活动现场,来自蒙古族、苗族、独龙族、彝族等10个民族的18位绣娘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3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共聚一堂,通过静态展、主题演讲、论坛交流、签约授牌等多个环节,全面展示了非遗技艺的传承成果与产业落地前景。
非遗静态成果展呈现了绣娘们精彩的原创作品。精致的图案、丰富的技法和浓郁的民族美学,生动展现了非遗技艺的传承之美。
深圳市时装设计师协会秘书长代玲,深圳市平安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田宇,深圳市飞马城东方百合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晔,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副院长亓晓丽,中国服装协会国风服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陈小菊,香港时装计师协会执行委员李国华等多位文化与时尚界专家出席本次活动并作精彩发言。
旗袍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中国服装协会国风服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陈小菊以“陈式旗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的初心”为主题发表演讲。
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中国纺织行业非遗推广大使赵亚坤以“JOOOYS‘绿绎华韵’纺织非遗工艺与绿色设计”为主题展开演讲,详细介绍了JOOOYS“绿绎华韵”项目的创新成果。
在深港非遗圆桌论坛环节,各方代表围绕“非遗与时尚如何同频共振”展开深入交流,提出了多维度的观点与实践路径。
活动现场,深圳市时装设计师协会秘书长代玲与深圳市简绎非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彪,签署了共建“深圳市纺织非遗技艺创新研究中心”合作协议,共同推动非遗技艺的产品化、产业化与国际化。
深圳平安公益基金会向深圳是时装设计师协会授予“公益合作基地”牌匾,强化多元主体在非遗公益项目中的联动合作。
“妈妈的针线活”系列活动以“激活女性就业力、传播非遗美学、促进文化再生”为使命,它既是一项公益计划,更是一场文化焕新工程。此次深圳系列活动不仅推动了非遗技艺的社会化传播与青年化转化,也建立起绣娘、设计师与高校师生之间的长效沟通机制,为非遗人才培育、文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本。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非遗文化的盛宴,更是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深圳简绎表示将以此次共建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非遗+设计+绿色+科技”的发展理念,在非遗传承、产业对接、人才培养等领域积极探索,用创意链接传统与未来,让文化自然生长,让美延续传承。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