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赛得利·低碳面料印染技术交流会在上海成功举办—重点攻关莱赛尔纤维染整技术,交流会贯通技术与市场

2025-04-18 15:0470中国印染行业协会

  为凝聚产业链上下游合力,破解莱赛尔纤维染整技术瓶颈和原纤化问题,推动纺织印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4月16日下午,“赛得利·低碳面料印染技术交流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会议聚焦莱赛尔纤维面料染整加工技术难点、解决原纤化及功能化产品开发,从生产端到应用端展开深度探讨,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协同合作,加速莱赛尔纤维的市场化应用进程,助力行业绿色转型。

  聚焦绿色转型,凝聚产业链合力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林琳在致辞中指出,我国印染行业通过持续绿色转型,在技术装备水平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取得显著提升,已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但她同时强调,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是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

  林琳就加快行业绿色转型提出三大实施路径:首先要加强科技创新,重点研发低水耗、低能耗、少排放的绿色低碳技术,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其次要提升工艺装备水平,推进设备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第三要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推广使用环保型染化料和可再生原材料。针对绿色原材料应用,莱赛尔纤维这种可再生、可降解的环保纤维近年来快速成长,但原纤化问题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目前,以赛得利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通过“莱赛尔染整锁纤工艺”等技术攻关,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次技术交流会聚焦莱赛尔纤维应用,旨在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林琳呼吁行业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将莱赛尔纤维打造成为推动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力量”,为实现全面绿色转型做出贡献。

  赛得利集团莱赛尔业务副总经理王穗生在致辞中表示,绿色低碳发展深刻影响着纺织产业布局与供应链采购决策。莱赛尔纤维高度契合纺织行业对绿色原材料的需求。他介绍,作为赛得利极具潜力的业务板块,赛得利莱赛尔具备稳定的全球溯源体系与先进制造技术。赛得利(常州)拥有全球领先且规模庞大的莱赛尔生产线,即将全面投产;正在建设的赛得利(山东)莱赛尔纤维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第八批重大外资项目清单。到2025年底,赛得利莱赛尔总产能将突破40万吨,有望成为行业佼佼者。

  印染技术是莱赛尔拓展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自2023年起,赛得利携手德美精细化工推广莱赛尔在针织及筒纱染色的锁纤工艺,助力优化成品布面效果。王穗生表示,期待更多印染专家和企业加入莱赛尔技术开发,为产业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推动纺织产业爆发式增长。

  广东德美精细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总监刘金华在致辞中指出,纺织印染绿色化离不开纤维和化学品的环保创新。德美精细化工近十年来持续研发绿色化学品,推出多款短流程节能产品,并针对莱赛尔纤维成立专项研究所,构建从纤维到服装的全流程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与50余家下游客户联合开发近百套差异化方案,其中与赛得利集团的合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他呼吁,行业应携手推进绿色转型,深入协作共同拓宽印染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并预祝本次技术交流会圆满成功。

  专题研讨:专注技术突破与创新实践

  本次会议特邀多位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围绕莱赛尔纤维相关技术问题展开专题分享,核心议题包括:

  青岛大学教授房宽峻作“木源纤维素纤维高端印染面料:多尺度结构调控与高值化实现策略”专题报告,提出木源纤维素纤维(莱赛尔、莫代尔、粘胶)的多尺度结构调控策略,助力高端印染面料实现环保与性能的双突破。房宽峻指出,莱赛尔纤维凭借闭环生产和优异性能,2025年中国产能预计突破110万吨,成为替代合成纤维的关键选择。

  技术层面,团队通过纤维配比(如莱赛尔/棉混纺优化湿热管理)、纱线结构(包芯纱增强弹性)及分子尺度染料设计(提升色牢度)实现高值化。针对莱赛尔原纤化痛点,推出染色交联一浴法,节能同时防起毛。

  市场方面,木源纤维已从服装家纺拓展至医疗、汽车等领域,欧盟“绿色新政”及中国“十四五”政策加速其普及。未来,原料多元化(农林废弃物)与智能印染技术融合将成为降本增效核心方向。

  赛得利集团下游市场拓展总监潘燕华作“纤启绿色未莱——赛得利莱赛尔的多元化发展之路”主题演讲,赛得利集团凭借全球领先的莱赛尔纤维技术,正推动纺织行业向绿色化、高性能化发展,该纤维兼具棉的舒适性、涤纶的强度和真丝的触感,且全程绿色生产:溶剂可回收、生物可降解,碳排放较普通莱赛尔降低73%。

  赛得利通过林浆纤一体化布局,依托金鹰集团百万公顷种植林资源,保障原料稳定供应。其产品涵盖标准型、交联型和细旦莱赛尔,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及新兴领域。针对原纤化难题,赛得利联合德美化工推出创新解决方案,并携手安踏、太平鸟等品牌推动市场普及。此外,赛得利通过产业链协同,与印染、纱线、面料企业深度合作,持续拓展莱赛尔在针织、梭织等领域的应用,助力纺织业低碳转型。

  广东德美精细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应用技术总监杨之卓作“共生·创未莱:德美LyoZeo®技术矩阵驱动莱赛尔应用新变革”报告,德美化工发布的LyoZeo®技术矩阵针对莱赛尔纤维染整中的原纤化、擦伤等行业痛点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其核心LyoLink®锁纤科技通过分子交联技术,实现缸内染色与原纤化控制同步完成,经测试,莱赛尔混纺面料经10次洗涤仍无起毛泛白,且兼容活性、酸性等多种染料。

  针对莱赛尔纤维高溶胀性导致的擦伤问题,德美开发专用防擦伤剂,耐高温、耐酸碱,可降低织物摩擦系数50%以上,并优化染缸参数与工艺。技术覆盖梭织、针织及莱赛尔/棉、莱赛尔/涤纶等混纺面料,支持烧毛、食毛等后整理协同。该方案已通过Bluesign认证,将加速莱赛尔在服装、家纺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杭州新生印染有限公司染整研究部经理李琴在“莱赛尔纤维梭织面料染整工艺实践分享”中表示,杭州新生纺织通过14年技术迭代,针对莱赛尔纤维梭织面料原纤化、易皱等痛点,形成三代染整工艺体系:1.0版本利用原纤化特性开发桃皮绒风格;2.0版本通过碱处理优化纱线卷曲结构,解决洗后发白问题;3.0版本采用德美同浴锁纤剂DM-2488D,实现染色与防原纤化同步完成,湿磨牢度提升30%。

  其中的技术突破包括:气流染色机避免折痕、轧堆酶退浆预缩控制变形、优化布速减少擦伤等。目前产品已拓展至针织(莱赛尔/锦纶混纺)及醋酸混纺领域,满足衬衫、运动服等多场景需求。

  杭州东南毛纺织染整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祚带来“莱赛尔纤维针织面料染整工艺实践分享”,杭州东南毛纺织染整有限公司基于多年高端面料生产经验,针对莱赛尔纤维原纤化行业痛点,总结出一套高效染整解决方案。公司依托国际先进低浴比染缸及检测设备,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助剂选择,显著提升莱赛尔面料的品质稳定性。

  莱赛尔纤维因高溶胀性(侧向溶胀度35%-40%)和独特皮芯结构易产生原纤化。东南毛纺织提出两大应对路径:一是开纤工艺(开纤→染色→食毛),充分暴露原纤后处理;二是常规工艺(烧毛→交联染色→食毛),通过交联助剂延缓毛羽生成。测试显示,采用德美锁纤剂的面料经10次水洗仍保持良好外观。他强调,需控制浴比、载缸量,并选用双活性基染料以减少摩擦和溶胀影响,为下游提供更耐用的莱赛尔面料。

  广东洪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芬腾科纺研发/销售总监庄伟涛作“芬腾+赛得利莱赛尔:针织莱赛尔的探索和成果”专题报告表示,洪兴股份旗下家居服品牌芬腾,联合赛得利集团推出基于莱赛尔纤维的创新家居服面料系列,以“五好标准(好舒适、好亲肤、好透气、好环保、好耐用)”重新定义高品质家居服饰。莱赛尔纤维配合闭环生产工艺,100%可生物降解,完美契合芬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针对莱赛尔纤维原纤化行业难题,芬腾科纺技术团队联合赛得利、广东德美及专业印染企业,通过纱线优化、同浴锁纤技术等创新方案,开发出纯莱赛尔氨纶面料系列,经30次水洗仍保持抗皱、不起毛。此外,芬腾持续推动绿色科技转型,将莱赛尔纤维应用于TS抗皱棉、TS罗纹呼吸棉等面料,结合智能织造与生物基材料技术,为家居服行业提供环保与性能兼具的解决方案。

  为产业链搭建高效对接平台,本届交流会进一步深化了合作,并推动技术成果转化。通过上下游协同创新,相信莱赛尔纤维将成为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力量”,为“双碳”目标实现注入绿色动能。

  本次交流会由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主办、赛得利集团协办,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副会长董淑秀主持活动。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