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王家坝镇的红亮箱包厂从面积狭小、只能容纳几十人的扶贫车间,搬进了现代化的标准厂房,半年过去了,这家从“灾害损失中抢回来”的企业发展得如何?又有哪些新的变化?一起去看看。
记者见到红亮箱包厂的负责人王恒亮时,他正忙着安排当天的生产计划。在他手中的一张表格单上,近期的生产任务和订单进度记录得非常详细。
红亮箱包厂负责人王恒亮:”我们今年又增加了几家客户,上海另外的几家进出口公司,手上的订单也有几万件了。“去年8月份,红亮箱包厂搬进了乡村振兴产业园后,企业的生产面积增加了一万平方米。王恒亮开始一边琢磨着怎么扩大产能,一边规划着新的生产布局。
从之前三条线,到现在软包已经做到了五条线,拉杆箱这边今年过年一直筹备做,现在第一条线已经开始投入生产了。
王恒亮口中的这条拉杆箱生产线,在这个月初正式投产。在车间里,记者看到了一份来自浙江嘉兴的客户订单。签订的时间是4月2号,而交货的时间是4月25号,如此短的时间内企业能否按时交货?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在企业办公室看到另一张表格单——员工工资单。王恒亮表示,提高就业人员收入是满足订单需求的关键所在。
这两年,随着订单的增多,厂里的用工从90人扩大到目前的160人,工人的平均工资也从2023年的3000元增加到3500元,熟练一点的员工还能拿到八九千元;多劳多得的薪酬体系,让乡亲们工作更有动力。
红亮箱包厂工人黄金影:”去学习一下新厂房的生产线,新设备、新技术,也想多挣点钱。“
我们先招一批“熟手”,再后面带一批“生手”,由开始的时候人少,到慢慢的人多,确保工人收入有保障,确保生产进度不受影响。
今年,这条拉杆箱生产线上又新招来了十多名回乡的年轻技术工人大家动力十足,各司其职形成一个生产闭环这批来自嘉兴的订单计划能提前一周完成
红亮箱包厂生产负责人王超前:”从头到尾,我们一个箱子的成品时间需要15到20分钟,这条生产线满产的话,一天可以生产七八百个箱子。“
王恒亮告诉记者新的产线建起来了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面对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打开国内市场?
在王家坝镇的会议室里,记者看到了第三张表格——红亮乡村振兴产业园服务保障事项清单。在这张表格上,列出了产业园建设、招商、用工等6个方面的清单。其中一条写到,做好产业园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
王家坝镇招商办负责人刘杰:”我们产业园区非常符合箱包类的企业入驻,我们是开展精准招商,主动对接到中国箱包协会等,以商招商的形式,推荐王家坝,推荐我们的园区。“
在当地政府的牵引下,去年红亮箱包厂与国企合肥长虹塑模合作拿下了80万吨拉杆箱配件生产订单,逐渐打开国内箱包市场。
“2024年,我们全年产值做到了1200万左右,预计第二季度做到500万左右,今年全年,我们拉杆箱和软包正常生产,产值计划是要做到3500万到4000万。”红亮箱包厂负责人王恒亮介绍道。
2020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曾来到红亮箱包,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保障受灾群众、贫困群众就业。
如今,从“企业订单”到“员工薪单”,再到“政府清单”,红亮箱包这家从“灾害损失中抢回来”的企业,正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做好生产,不仅搬了新家,也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实现了转型升级。
当地政府也整合资源,发挥红亮箱包厂的“磁场效应”,眼下,红亮乡村振兴产业园二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计划今年11月份交付使用,目前园区已经吸引高端纺织等近10个项目进驻,未来,这片淮河边上的乡村振兴产业园将带领更多群众就近就业,过上红火日子。
王家坝镇镇长谢栋林:“我们紧紧围绕红亮乡村振兴产业园,精准开展招商引资,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加大营商环境的工作落实,最终实现企业达到一定的效益,老百姓得到一定的实惠。”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