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最大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正式投产;拿到AEO高级认证企业证书,助力企业“出海”;还有碳纤维制品项目全力以赴安装设备,争取首季“开门红”……
新年伊始,在马鞍这片热土上,一个个碳纤维产业项目动作频频,一条围绕高性能碳纤维的产业链正跑出“加速度”,为柯桥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碳纤维被誉为“黑色黄金”,有着“新材料之王”美称。近年来,柯桥区已形成以“原料生产+纤维制备+复合材料+设备制造+科创平台”为核心的碳纤维产业链,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集群成功入选浙江省“新星”产业群试点。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马鞍街道辖区内拥有了“宝万碳纤维”“宝旌炭材料”“中鹰新材料”等一批碳纤维企业项目,挑起了全区碳纤维产业链发展的大梁,助力柯桥碳纤维产业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宝万碳纤维:正式投产打造全省最大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
近日,位于马鞍街道的百亿级项目——宝万碳纤维正式投料复工,加速冲刺新春“开门红”。
宝万碳纤维项目年产12万吨PAN基碳纤维原丝,规划用地760亩,分一二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第一阶段新建3条聚合生产线、5条纺丝生产线,形成年产2.5万吨PAN基碳纤维原丝生产能力,于2024年11月进入试生产阶段,目前已正式投产。
作为宝武集团碳纤维板块高性能原丝项目,宝万碳纤维瞄准中高端市场,不仅应用于航空航天、无人机等新兴产业领域,同时可实现高性能大丝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推广,致力于打造全省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
对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而言,近期更是双喜临门,2月7日,公司还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开工红包”,一张AEO高级认证企业证书,这不仅是中国新材料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里程碑事件,更是实现了柯桥区近11年来新增AEO高级认证企业“零”的突破。
在公司董事长汪旭看来,这张信用证书不仅是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更是助力公司产品走向世界的品质宣言书,为公司产品“出海”参与国际竞争保驾护航。
浙江宝旌:快马加鞭推动国产大丝束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
新春伊始,由浙江宝旌炭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5000吨PAN基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活力满满。一期投产项目早在正月初八便顺利复工,二期项目正快马加鞭加紧建设。“目前,我们管理人员已全部到位,施工人员也有30人左右,到明天即可全部到位。”二期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公司一直在拼抢项目进度,目前设备安装已接近尾声,正在抓紧推进配套的公共工程设施,预计项目在3月底可投产。
据悉,该项目瞄准国产大丝束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的核心环节,通过自主研发,解决大丝束碳纤维关键技术难点,打破大丝束高性能碳纤维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实现大丝束碳纤维进口替代,满足国内航空航天、新能源、海洋工程、工程机械、建筑补强等领域高速发展对国产高性能碳纤维的需求,促进碳纤维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浙江宝旌”同样背靠宝武集团,是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产研发领域的行业龙头,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领域。公司产品曾连续4年蝉联国产碳纤维厂家产销率之首,同时也是国家2021年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
中鹰新材料:蓄势待发 碳纤维制品有望“飞”入寻常百姓家
无人车间铺设智能轨道,1000吨、3000吨压力设备加紧安装……2月13日上午,记者走进浙江中鹰新材料有限公司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应用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忙着加快作业。“下个月大批安装设备将进场,我们力争一季度可以实现投产。”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边忙着踏看设备安装现场,一边告诉记者项目进度。
“时间很紧了,三月份我要参加法国材料展,确定一下订单。”为了抢抓首季“开门红”,该负责人提早为项目投产做好了准备,从2023年5月19日打下第一根桩基至今,他一直期待着早日见到这个梦想中的新工厂。目前,他手上已经有了不少意向订单。
据悉,中鹰新材料项目占地103亩,预计总投资将达10亿元。目前,公司与东华大学共建“浙江中鹰-东华大学复合材料创新实验室”,产学研携手助力解决技术难题,共同推进产品创新。该项目瞄准碳纤维的下游应用市场,投产后产品不仅能应用于高铁项目,还能生产自行车等高端体育类产品,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也将用到碳纤维制品,让碳纤维制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