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我国“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历史性跨越,标志着黎锦这一海南黎族的瑰宝,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这不仅是对黎锦文化价值的肯定,也是对黎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赞誉。黎锦,这一跨越千年的技艺,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现在,让我们一起揭开黎锦的神秘面纱,探索它的辉煌历史和现代传承。
黎锦:岁月沉淀的文化瑰宝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艺”是海南黎族人民在制作衣被用品时所使用的一套古老而精妙的纺、染、织、绣技艺,每道工序都蕴含着黎族妇女的智慧和技艺。这种技艺至今已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棉纺染织绣技艺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黎族人就懂得了用木棉纤维纺织衣服。西汉时期,海南黎族人制作精美的“广幅布”被中央王朝定为“岁贡”珍品。三国时期,黎族先民已会用吉贝制作“五色斑布”。
宋代时,黎族纺织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织布上出细字,杂花卉,尤工巧。元代纺织家黄道婆早年到海南向黎族人民学习棉纺织技术,将黎汉两族纺织技术的长处加以融合,成为出色的纺织能手,并将技艺带回故乡松江乌泾(今上海市华泾镇)发扬光大。明代,黎族从汉族彩帛中拆取色丝和吉贝织花,织之成锦。明末诗人黄宗炎题诗赞曰:“不养蚕桑不种棉,织来吉贝锦文连。共传黎妇今多巧,远过珠崖入汉年”。清代时,黎锦被誉为“机杼精工,百卉千华”,是棉织品中的珍品。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跻身于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主要流传于海南岛中南部黎族聚居地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陵水: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陵水黎族自治县积极推动黎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黎锦的传统魅力与现代审美相结合,通过一系列活动让黎锦艺术火起来、传下去。
陵水黎族自治县每年会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日”、传统节日、民俗节日及相关的博览会、展销会等,开展一系列丰富的非遗活动,为黎锦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提供展览、展演、非遗产品展销等机会,扩大黎锦技艺的社会影响,促进黎锦融入民众生活。
陵水在8个少数民族乡镇共66个少数民族行政村挂牌成立“陵水黎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旨在大力培养非遗传承人群,进一步增强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营造乡村文化氛围,推动非遗保护工作,让黎族传统文化发扬传承,提高技艺的同时结合现代形式永久相传。
从2013年起,陵水黎族自治县每年开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实践课进校园”活动。传授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让学生能从小开始接触非遗项目,鼓舞学生去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与践行者,让非遗文化在校园内闪耀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促使黎锦技艺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目前,已在陵水民族中学、文罗中心小学等11所学校开设“黎锦课堂”,使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代相传。此外,陵水黎族自治县还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县性的黎锦比赛,至今已举办十一届,不断提高传承人的黎锦技艺水平。
黎锦的成功申遗,不仅对海南黎族文化的肯定,也是对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巨大贡献,让我们共同期待黎锦在新时代将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