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老年人的投资理财圈套有哪些?老年人碰到投资理财类诈骗该如何识别和防范呢?下面我们来一一看下:
(一)针对老年人的投资理财圈套有哪些?
套路一:看不懂的业务
有的理财产品听上去非常的“高大上”,专业名词一个接着一个,投资的企业一个比一个多,流程复杂,根本理解不了。老人在不明所以中,只能听所谓的“专家讲师”解读产品,然后被牵着鼻子走。
这里提醒,不懂的理财方式不要去碰。
套路二:资金流向不明
我们理财往往最关注的是收益、理财期限等这些实际的问题,有些所谓投资公司与客户签订的协议上也往往只标明了这些问题。至于钱的去向到底是哪里,在宣传和合同中往往一笔带过。
记住,一定要弄清楚我们的钱去哪儿了,如果对方讲不清楚,那么很有可能资金就流入了他们自己的腰包。
套路三:亲朋好友来鼓动
如果单纯是亲朋好友分享理财经验和好的理财产品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有人劝你入伙,并让你继续发展下线,那么基本就是骗子。
套路四:先交钱,再立项
以先募集资金再开发项目的名义来集资,结果投资的目标全是他们自己成立的空壳公司,时机一到,他们自然跑路。所以,不要相信先交钱再找项目这回事儿,毕竟我们是来理财的,不是来做来路不明的生意的。
套路五:高收益加保本保息
远高于市面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比如“投50万,一年后总共拿回70万”这种好事,随便听听就行了。要知道,100万元起步的信托,年化收益率也才6%-8%。一些优秀的基金经理,能够做到年化收益率保持在10%左右,但他绝对不会给您打包票承诺一定赚。高回报高风险的项目,不会在街边拉老人入伙。
天上不会掉馅饼,越诱惑人的,更要提高警惕。许多老年人中招入局,少则亏钱赔本,多则倾家荡产,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
(二)面对投资理财圈套,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如下防范:
一、尽量保持信息对称,碰到事情多和年轻人沟通。
多数老年人被骗,最主要的原因是退休后信息跟不上时代,逐渐与社会脱节,从而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老年人要多看新闻,多和年轻人沟通交流。碰到有疑惑的人和事时,让年轻人帮着参谋参谋。
二、参加一些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教育活动。
比如有的街道在社区组织老年人防骗讲座,在小区布告栏张贴了最新的骗术揭秘,及时对老年人做提醒。电视台、媒体上也有一些专门的情景剧、真实案例故事,不妨多关注。
三、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平时多学习反诈知识,提高金融安全意识,保护好个人财产,谨防诈骗。
近日,长沙市黎玲、胡建树等3位市民在银行购买几十万元理财产品后,蹊跷地卷入了一场涉案数亿元的非法集资案。
大家一定要睁大眼睛看好了,认真仔细的辨别理财产品的真实面目。不要被所谓的高利息高回报蒙骗,谨防上当受骗血本无归。
理财骗局常见的骗人“花招”
❶存款利息高回报骗局
很多被忽悠购买分红险的投资者都是通过银行销售人员介绍和推荐的,夸夸其谈称资金可以随时支取,每年有7%-8%的收益等来误导投资者。目前银行代销的大部分保险都是分红型和投连型保险,这类保险的整体的保障功能不强,整体保费较高,而且分红险中的分红并不保证。
❷网络理财陷阱
骗局形式:以“天天返利”、“保本保收益”、“收益可达20%以上”等诱惑性信息为噱头,打着帮投资者购买原始股等有价证券的旗号,让投资者的资金汇入他人账号中骗取钱财。切忌被高收益迷惑,一定要认清销售人员和投资渠道的资质,遇到需要往某人账户中汇款的要求,一定要小心避免掉进陷阱。
❸民间借贷骗局
以年利率20%、30%甚至更高的回报为幌子,投资者一开始投入的几万后,尝“甜头”便追加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最终借款人逃跑、企业倒闭。这种骗局在民间太常见了,很多人贪图高利息,结果却是血本无归。
❹虚假宣传
对外开放声称有专业的运行精英团队,高端大气。为了更好地让你坚信他们有这挣钱的实力,骗子会对外开放宣传策划其运行精英团队很厉害,得到各种各样的光环,乃至办公室地址也全是高端大气的地区,这是为了能使你相信他们,从而能乖乖的进入他们的圈套。
★够买理财的时候需要认真明确的事项☟☟
①只有极少数银行开通了针对某些地区的个人无抵押贷款品种,而且需要到银行面签合同,提供工资卡的银行对账单等;
②利率要合理,低于24%,司法保护;高于36%,为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
③参与民间借贷一定要到对方公司进行实地查看,并签订正式合同而非口头协议,借款合同最好向律师咨询一下有没有违规条款;
④有必要保留对方的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和身份证复印件,并辩明真伪。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话,而骗子们往往利用人们的“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心理进行诈骗。
你想要的是收益,但是骗子们看中的是你的本金。所以,放弃“走捷径”想要发财的侥幸心理。踏踏实实的搭建自己的投资框架,这样的收益才会持续稳妥。
最新的网络理财骗局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金融类钓鱼网站进行宣传
金融类钓鱼网站主要是通过仿冒真实网站的地址或者页面内容的方式来欺骗受害者转款,由于仿冒程度高,用户如果不仔细辨认很难发现。也有的是在金融机构销售理财、基金产品等交易数额较大的平台上植入木马,通过盗取第三方账号与买家进行交易,骗取买家资金。目前来看,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金融类网站出现,琳琅满目,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
二、以高收益为诱饵
面对手中有闲钱又急于投资的投资者,骗子往往打出年化收益率远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甚至银行理财产品利率、且超低风险的旗号,即可吸引一大批投资者投资购买。比如一家互联网理财公司承诺每7天分一次红。公司突然要求向其账户中至少充值两万元,不然账户会被永久冻结。当客户想撤资时,网站就再也无法打开。
网上绝大多数虚假投资理财陷阱均以高额返利吸引投资者,许诺“天天返利、保本保收益”,而一旦“吸金”成功,骗子就会就会立即关站消失,追讨损失十分困难。
三、利用二维码钓鱼网站进行诈骗
与传统钓鱼网站相比,二维码钓鱼网站在手法上更容易让用户上钩。用户只要扫描二维码,在不能验证网址和网站真实性的情况下,极易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随着二维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各种商品的外包装、宣传都能成为不法分子利用的平台。
四、P2P投资理财跑路骗局
P2P投资凭着其理财门槛低、收益高、操作简单等优势,获得许多工薪阶层的喜欢。不过P2P行业依然不够成熟,监管尚未完全落实。有些P2P平台打着高收益的幌子,捞一笔钱后,就跑路了,到头来投资者连本金都很难要回。
这类课程普遍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前期会以非常低的价格和非常高的回报来吸引你,如果说你发现某些课程在最开始的时候宣传着只需要仅仅一元钱就可以收获某些知识的话,像这一类的宣传语你就一定要警惕了。因为这一类宣传语它本身就在透露着一个信息,那就是这个课程很有可能就是陷阱。
近期有北京的一个女子在线上报了一元学习理财的课程,结果却被骗走了近万元。其实像这样的陷阱课程在网络之上是非常普遍的,很多的网络课程,在最开始营销的时候,为了能够获得大家的关注都会以非常低的价格去进行宣传,因为在大家普遍的认知之中报某一个补习课程,它所需要的花费是很高的,所以说我们大多数再看到这样比较高的价格之后,都会退却继而放弃去了解这一个课程。
而一些宣传机构就拿准了消费者的这一个心理,他们会选择以较低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他可能会告诉你某一个课程原价是上千元,但是现在报名的话只需要几十元甚至是几块钱,正是这样的低价才使得很多的人都非常的动心。大家最开始都想着是无非就是几块钱而已,就算是假的话也无所谓。
但是一旦当你有了这样的想法就算是走入了他的圈套,因为当你报了这个课程花了钱之后,商家就会以其他的方式继续套路你,所以说让大家再看到有这种类型的课程时一定要非常的警惕。因为现在没有课程是会这样便宜的,一定要时刻记住,天下没有白白掉下来的馅饼,不要有着贪小便宜的心思,否则的话就会让自己吃亏,把握住这一点之日后就能够尽量避免让自己掉入圈套。
以上就是关于老年人碰到投资理财圈套如何防范?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