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单车,是一种新型潮流交通工具,可解决市民3-10公里出行范围。共享电单车系统解决方案结合电动车和自行车的优点,在传统电动车基础上做了升级,升级后可以实现手机控制车辆(一键启动、关闭、寻车),车辆定位、车况检测、车辆数据分析等,用户体验彰显潮流。共享电单车,通过扫码开锁,循环共享的方式,结合智能手机普及,已经慢慢进入人们的视线。共享电单车对我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巨大便利,一方面它能较自行车更省力、快速地抵达目的地。另一方面,它比汽车更轻量,便捷又能节省生活成本降低堵车风险。
人民出行共享电单车完全符合中国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标准,并获得3C认证,严格遵循“一车一牌”,每辆电动自行车均购买保险,力争为用户做到“通行无忧”。
结合“电子围栏”技术优势、北斗与GPS双定位系统,支持划定骑行区域、指定停车站点以及限定禁行区域,并通过北斗精准技术、RFID等前沿科技,实现90°无桩式、RFID 定点定向停车,规范骑行和停放行为。
在车辆功能上,全系车辆采用48伏锂电池,一块电池充满电仅需1.25度电,满电状态下续航可达80-100公里;配备可承重1.5kg重量的铝制车筐,;LED光源防水感应大灯,夜间自动开启;超耐磨免维修前后轮胎,宽大减震鞍座设计,便于维护的刹车系统以及IP67整车防水功能。为保障用户安全,人民出行响应国家政策对共享电单车进行限速,车速达到15KM/h时发出超速警示音。
共享电单车的新牌局,小遛共享为何能突围?
12周岁以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骑共享单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车时,要检查后使用,骑车前最好检查下车座位、车胎等,省的解开锁了发现不能骑。
2、扫码前识别一下二维码真假。
3、共享单车使用后,锁车时要检查记录时间是否正确,如果出现异常情况,拍照留证,并第一时间反馈给共享单车客服人员。
城市共享单车管理规定都包含什么内容
共享电单车正在形成新的战场。
中国有2700多个县,加上260个左右的地级市,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居住着数亿有共享电单车出行需求的居民。电单车续航能力强,成本低,所谓“一度电穿行一座城”,便捷实用,成为居民日常出行的首选。
近年来,共享单车的迅猛发展更好满足公共交通需求、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同时,也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构建了城市的绿色出行系统。
而且,从共享单车逐步替代普通自行车的过程看,共享电单车替代普通电单车也有相似之处,都是将个人购买使用行为,转换租赁的商业模式。
2019年4月开始执行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为这一商业模式成为可能扫清了障碍。
新国标规定,一款符合国家标注的电动自行车必须有脚踏骑行能力、最高车速不超过25km/h、整车质量不超过55公斤,电机功率不大于400W、电池电压48V。缺少以上任意一条,将会被视为“超标车”。
再加上其他一些规范化的条款,新国标的实施淘汰了大量不合格企业以及原本占据市场近九成的超标电动车,正规市场由此出现大量用户需求,共享电单车也由此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迎来巨大利好。
机遇来了
2017年5月22日,交通部向社会公布了其会同多部门起草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引人注目的一条是“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
而在此之前,上海、北京等地交通委已经先后出台针对共享单车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分别明确提出“不发展共享电单车”“暂不发展共享电单车”等。
因此,第一批吃螃蟹的共享电单车运营商基本都以失败告终。2017年1月,7号电单车在深圳上线仅1天就被叫停;同年2月,小蜜公共电动单车出现在北京市海淀区街头,仅两天后就被海淀区交通支队约谈;同年3月,共享电单车小鹿单车在天津上线仅12天便停止了用车服务,退出天津市场。
而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中国其实是两轮出行大国,每天有约5亿人通过两轮出行的方式解决日常0-10公里的出行,共享单车只解决了1-2公里内的出行需求,更大的产业机会是两轮交通出行的电单车。
并且除了C端用户,还有千万外卖、快递配送人员等B端市场。整个市场是中国现有存量的3.5亿台电单车以及每年大约4000万台电瓶车增量。
不过由于之前对共享电单车政策不明朗,整个市场也充斥着不确定。随着新国标正式开始执行,共享电单车迎来利好信号。
2018年1月,滴滴出行街兔电单车开始试运营,随后的9-10个月时间里,被美团收购的摩拜推出了共享助力车,哈啰陆续在全国多个城市投放助力车,ofo也完成了对多项电单车的专利申请。
与此同时,一些创业公司的共享电单车项目也在低调运营,比如小遛共享、小蜜、松果等等。
不走共享单车覆辙
共享单车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治理,行业如今集中在几家大型平台,城市管理和地面运维也逐渐进化到合规合理,平台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细化运作,不仅提高了运转效率同时也对此前暴露的诸多弊端进行了纠正。
于共享电单车而言,这些都是助力。比如,因资本催化而导致的金属垃圾现象就能避免。
同时,无序、违规停放,妨碍城市治理现象也能大幅减轻。新型技术的创新和使用,以及城市准入标准的提高,都在提高共享电单车的行业门槛,促使整个行业去伪存真。
此前我们提到的小遛共享,2017年其是最早一批引入电子围栏技术的出行平台。近日,小遛共享又宣布,其自主研发的90°停车智控技术已经投入使用。
采用90°停车智控技术,用户用完车后,需要将车辆放置在规定的停车点并垂直(90°)路缘石进行摆放后系统才允许还车,结束计费,否则会提醒用户90°摆放停车。
再者,两轮出行市场远未饱和。共享单车的大爆发催生了两轮出行,但其所能满足的出行需求有限,同时,新国标的出现也迫使大量不合格企业和占据原市场近九成的超标电动车逐渐被淘汰,可以说这是双重需求空白。
业内人士预计,共享电单车将会成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未来3-5年内,将产生一个千亿级的共享市场,并将孕育数家巨头型企业,这也正是小遛共享们着力加速抢占的蓝海市场。
在小遛共享的大本营,杭州宁波,小遛有一组数据:基于共享模式以及基于城市大数据信息平台和智能算法实时调度、提高配置效率,每一辆小遛共享电单车投放,可减少私人电单车5--6辆,用户通勤效率提高60%以上。
小遛们如何突围
由于此前在共享单车市场的积累,滴滴、哈啰等在共享电单车市场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这对以小遛共享为首的创业选手来说,将是一场并不轻松的突围赛。
与共享单车不同,资本趋于理性之后共享电单车出行平台近年来发生的融资案例较少,更多要靠企业自身的运营管理和技术水平。
其中,技术水平又是关键所在。共享电单车不同于自行车,对中控系统、电机和电池管理、位置停放等有着更高的要求。
比如一旦用户骑行之后违规无序停放,不仅对当地环境治理造成影响,也会增加地面运维人员的工作难度,进而拖累整体的运营效率。
因此,类似小遛共享自主研发的90°停车智控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也可以看作是给整个行业提供的一个案例模板。
对比其它出行平台只采用电子围栏技术,小遛共享首创的90°停车智控技术可以说是针对电子围栏的一种有效补充,规范骑行用户停车以及杜绝城市环境治理难题,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另外,据我们了解小遛共享还开发出了车辆智能中控、电机和电池管理、远程管控、集中式智能充电仓管理等诸多技术系统。为此小遛共享累计投入研发费用3000万元,并申请了10项软件著作权、12项发明专利和8项其他专利。
技术之外,出行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考验的是企业精细化运营能力。
所谓精细化运营,可以归纳为几点,比如车辆的使用年限和体验、整体调度效率、规模化运营程度等等。这些细节综合决定了出行平台的用户体验、车辆利用率以及整体营收。
小遛共享与雅迪是战略合作关系,车辆采购、质量和体验都有较好的保障。并且随着小遛逐步扩大运营范围,车辆投入也会增多,规模效应下的边际成本也就随之降低。
目前小遛共享在全国60个城区投入10万辆车,注册用户人数达千万,累计投入4.8亿元,2019年服务费收入已达2亿元。小遛计划2020年投放车辆达到47万辆,覆盖用户5000万、城市160个,营收15亿元;2022年投放车辆达到600万辆。
与此同时,通过自主研发降低运维成本。90°停车智控技术的投入使用,就大大降低了地面运维的人工成本。
而且,小遛共享同哈啰一样,先由小城市发展逐渐向大城市渗透。避免了企业前期与巨头的竞争,低调蛰伏缓慢进阶。
根据小遛提供的数据,其在宁波的日出行量已高达16万人次,为覆盖区域全部出租车载客量的1.3倍、公共交通体系载客量的35%,超过75%的的小遛用户骑行集中在3千米以内。
结语
哈罗出行CEO杨磊曾经说过,如果是一个真实存在需求的生意,且用户需求如此之大的行业,能干不好吗?
共享单车如此,共享电单车也是如此。
小遛共享创始人朱波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理论——聚焦项目成败关键点并深耕它,即“聚焦在一个核心点上,把它锻造得足够长,等项目长板树立起来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之后,其他短板的问题在这一进程中随之迎刃而解。”
乱停乱放是共享行业最大的问题,虽然大出行里的最后1—3公里,共享电单车是最优解,但是它的诞生,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它带来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忧的是——超量投放和乱停乱放。
超量投放的问题,可以通过政府发放牌照总量控制解决, 但乱停乱放,需要企业自身发力攻克技术难关。
小遛共享及其掌舵人朱波创业伊始,就直奔主题。历时两年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小遛共享为行业乱象与治理顽疾,开出了一剂良方:90度规范停车技术+亚米级精准定位。
采用了这项90°规范停车技术后,用户骑行之后,需要将车辆放置在规定的停车点,并垂直(90°)马路牙子(路缘石)进行摆放后,系统才允许还车并结束计费。否则,随意码放,就无法成功还车。
而亚米级定位停车,则是通过集成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定制RTK差分定位算法+接入高精度定位服务,消除卫星定位的各种误差,从而实现亚米级精准定位停车,可控制车辆精准停放在P点(电子围栏)内,误差不超过1米。
经过共享单车的惨烈战争之后,共享电单车市场显得异常冷静。滴滴、哈啰、美团等大的平台都在谨慎推进相关业务,创业公司也是低调运营。
不过,这也恰恰是创业公司的机会所在。整个行业都在等风来,那么此时蛰伏蓄势,等到风起时即可一飞冲天。
全国首个共享两轮碳减排企业标准出炉
《城市共享单车管理规定》的内容是:
(1)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承担共享单车运营管理的主体责任,政府承担监督责任,更好地发挥服务和监管职能,依法进行规范引导;
(2)共享单车属于自行车分时租赁的企业经营活动,是市场行为,企业是共享单车投放和经营管理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3)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在车辆设施设备和服务管理上技术创新,提升共享单车服务和管理水平。
共享单车的管理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具体职能分工为:
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的监督管理;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共享单车停放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
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共享单车的通行管理和停车点位的规划设置;
区(市)县政府负责属地范围内非机动车停放点位的施划、停放标志的设置和停放秩序的管理,倡导绿色文明出行;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共享单车经营实施相关监督管理。
按照规定,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应:
(1)应加强共享单车的日常维护,定期对营运车辆进行检查并做好清洁维护,对车身张贴违法小广告、牛皮癣等问题及时进行清除,确保市容环境不受影响;
(2)应组建专业运行维护队伍,做好车辆停放秩序的维护管理并做好车辆运营调度和车辆维修,提高车辆故障维修、废弃或故障车辆处理反应速度;
(3)应按政府服务监管要求,将运营车辆信息和信用评价信息直接接入政府指定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共享。
梁长玉报道 近日,在国内众多专业机构的支持下,哈啰完成全国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碳减排量核算的标准开发。该标准可用于核算全国范围内共享单车及共享电单车的减排量。依据该标准,共享单车的减排量系数(缺省值)为33.88克二氧化碳/人/公里,共享电单车的减排量系数(即“缺省值”)为35.01克二氧化碳/人/公里。据悉,哈啰将每年更新一次共享两轮减排量系数,供全行业参考。
骑行用户有了碳减排标准可参照
当前,随着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重要进展,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正有序推进。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被认为在交通领域践行节能低碳的重要举措之一。与此同时,近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启动上线一周年,各项工作稳步向前推进。为了提升 社会 公众的绿色出行意识与意愿,让个人“碳账户”的价值有精确的衡量标准,在多家专业机构的支持下,哈啰推进共享单车及共享电单车碳减排核算的企业标准编制工作,并于日前宣告完成。
根据中国交通出行状况,以基准线排放减去项目自身运营排放的方式,哈啰核算共享两轮每公里骑行的碳减排因子,并最终得出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单车的减排量系数。这意味着哈啰骑行用户有了碳减排的参照标准,企业也能以此系数为用户提供更多元、精准的荣誉激励和福利激励。
针对该算法标准与成果,近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企业相关负责人参与了专家评审会。专家认为该方法学核算标准科学、合理,具有普适性,适用于全国同类减排行为的减排量核算。
碳普惠研究专家、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聂兵表示,该碳减排企业标准,在碳普惠领域起到行业带头作用,全面体现共享两轮对于低碳经济的价值。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碳普惠业务主管史丽颖认为,这一方法学有助于建立个人共享两轮出行的“碳账户”,可展望逐步应用于共享两轮领域。
中环联合认证公司上海副总经理翟吉人认为,该标准严格依据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开发方法学的基本原则,达成完整、全面的方法学成果。“哈啰未来有关共享两轮碳减排的研究,还可考虑回收利用、新能源充电、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他建议道。
哈啰将定期更新减排量系数
评审会上,专家们还建议哈啰定期更新减排因子,将共享两轮的减排方法应用到全国的碳普惠事业中。对此,哈啰骑行行业研究中心负责人刘芳表示,未来哈啰将每年更新一次共享两轮减排量系数,供全行业参考。据了解,哈啰还将建设碳排放监测系统,逐步减少企业自身的碳排放量。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创新业务部总经理张辰表示:“哈啰的碳减排方法学和标准的研究,能够丰富碳普惠市场的交易产品,激励公众减排行动。”据她介绍,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哈啰在今年6月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碳普惠、碳中和、“碳账户”等方面开展合作。双方将以该方法学为基础,合作 探索 共享两轮“碳账户”项目开发,推广面向公众的骑行碳减排认证等方面的落地应用。
去年8月,哈啰宣布面向数以亿计的注册用户搭建一套基于低碳出行的个人碳积分系统,为每位用户创建一个记录碳减排情况的“碳账户”,用户的骑行里程数被转换成碳积分“小蓝C”,分值累积到一定额度后,可达成不同类型的公益成就或兑换绿色出行福利。不久之前,有机会得到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认可的碳减排证书,成为拥有哈啰“碳账户”的骑行用户的新权益之一。该证书正是以前述共享两轮碳减排企业标准作为认证的基础。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哈啰单车及哈啰助力车已进驻中国超450个城市(含县级市),用户累计骑行里程达423亿公里,累计减少碳排放量194万吨。(企业供图)
以上就是关于共享电单车,这一块行业发展如何?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