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太平湖畔藏着一个景色秀丽的桃花潭,原来青弋江流经此地段是一个弯斗型,因水深而有夹岸桃花,因此被当地人称之谓“桃花潭”。桃花潭景区算是一个比较冷门的景区,一首赠汪伦让其为人所知,但是开发的相对来说还属于初级阶段,所以一到晚上基本没有人,而她的出名之处在于她的晨雾。同时,东岸与西岸隔潭相望的两个明清徽派古村,虽然算不上精致,却有一种沧桑的美。
原创声明:本文由旅游之后编辑小旅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亲爱的爱旅游的小伙伴,很高兴今天给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闻,虽然你们不能跟小旅一起体验旅行过程中激动和快乐,但是小旅会用最真实、最真情的感受,写出更好的文章,让你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乐趣;在合适的时间,到合适的地方去旅行,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小旅愿陪你走完这一场!
目前桃花潭稍显破旧,可能是尚未开发完善,可供游赏的景点不多,很多人到桃花潭来主要是了解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故事,倒是桃花潭附近的青弋江,江畔风光美不胜收。其实我不太喜欢景区这个概念,总有种把一部分风景圈起来的感觉,太有局限性。桃花潭风景区并不是很大,由自然风光和古镇民居组成,桃花潭镇大桥两侧,水色天光、浣女鸥鹭,一幅怡然自得的田园风光。
桃花潭的花
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黄橙橙油菜花,花田尽头矗立着典型的徽派风格农舍建筑。白墙黛瓦非常醒目。而凌驾于屋脊之上、山墙之端、翘首高矗的马头墙,造型错落有致,更显得别具一格,极具美感。花田的另一边是当地的一座古塔,文昌阁,想来此地虽远在深山,但识书重教观念自古之深厚。
然而,桃花潭其实并没有多少桃花,殊不知,桃花者,只是潭的名字而已,并无十里桃花,一片桃花潭,一家万姓酒店,虽让李白略感失望,但汪伦的深情厚谊,却着实让李白感动不已,这才有了传世名篇《赠汪伦》。薄雾中的桃花潭,重峦叠嶂,远眺山在云中,若影若现近闻桃花飘香,清静幽深,宛如仙境。登上怀仙亭,静静聆听,隐约有踏歌声声。
桃花潭的晨雾
桃花潭景区,严格意义来说,它就是一个古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如不坐船完全不必买任何门票,清晨时分,江上雾气升腾煞是奇幻,冬季可持续至上午八点左右,沿江行走都是以对岸为风景。很仙的一地儿,阵雨后的天空云层很低,富有层次,青弋江上时不时的漾起雾气。风景很自然,可是很多人觉得不够入镜吧。
夏日的早晨,桃花潭晨雾如约而至,清晨起来,仙雾缭绕,景色秀丽,因此很多摄影人纷涌而至。老一辈摄影家们早就约好了撒网的鱼人,开启了摆拍的流程。早起景区售票人员并未上班,所以无票的话,也可以在景区内游荡一番。太平湖映着青山远处水雾里滑行的飞鸟只能看见朦胧的影子,潭面烟雾缭绕,潭水冰冷刺骨。
桃花潭的古建筑
桃花潭其实是青弋江的一段,东岸的陈村与西岸的万村隔潭相望,穿过翟村老街坐船过青弋江,对岸是万村。万村看上去更古老,建筑保存完好,村里面处处是美景。这个桃花潭景区唯一的问题就是,两个村庄,涉及景点较多,收费没有协商好。买了大门票后,明明说是不会再收费了。可到了万村,还是有景点要付门票,且不便宜。
两岸古建筑是由木架支撑结构砖石砌筑而成,粗观建筑的体量与形式应是豪门富户居多,而东岸居住多为万姓人家。令人意外欣喜的则是回到江边、眺望来时的西岸,只见几排崭新的屋舍、似乎荟萃了徽派建筑精华。背依青翠的山峦、在碧波涟涟江水衬映下,欲显得优美静谧、宛若世外桃源。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令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
桃花潭位于安徽泾县以西40公里处,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紧相连。因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而名扬天下。
潭面水光潋滟,碧波涵空。潭岸怪石耸立,古树青藤纷披,春季绿韬如毡,桃花似火如霞,飞阁危楼隐约其中,犹如蓬莱仙境,又疑武陵人家。
桃花潭四周点缀着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屹立千年的垒玉墩,深藏奥妙的书板石、李白醉卧的彩虹岗、踏歌声声的古岸阁、青砖黑瓦的古民居,桃林春色,移步皆成景、四时景宜人。
扩展资料
桃花潭相关古诗《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创作背景介绍
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汪伦是李白的友人。
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后汪伦任满辞官,居泾县之桃花潭。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桃花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赠汪伦
桃花潭,位于泾县以西40公里处,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紧相连,因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而名扬天下。潭面水光潋滟,碧波涵空。
潭岸怪石耸立,古树青藤纷披,春季绿韬如毡,桃花似火如霞,飞阁危楼隐约其中,犹如蓬莱仙境,又疑武陵人家。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
桃花潭背后的村落
位于桃花潭的背后,有一古村落,现名为陈村。但翟姓、万姓却是这里的大姓家族。桃花潭归谁所有,数百年间一直是这两家明争暗斗的主题。桃花潭或许是因李白而得此名并流传广泛,而在当地,人们称这里为万村潭或万寸潭。
行至村子内街,当年‘吸引‘李白前往的万家酒店的遗址还在。蜿蜒曲折的石板路引领我们寻找着历史的痕迹,这里与查济相比更加清幽,当地已少有人居住,古老的房屋在孤独地展示着昔日的辉煌。
以上就是关于景色秀丽的桃花潭,两岸的明清徽派古村,你去过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