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迷信支架崇拜搭桥 心脏支架暴利翻十倍
2012-10-17 17:341900
近些年来,我国心脏支架介入手术有着越来越普遍的趋势,一些心脏病患者认为只要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心脏就等于上了双保险,这其实不然。合理地使用介入技术无可厚非,但是出现支架泛滥则是中国医学界非常可悲的现象。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心脏支架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一般在急性心肌梗塞和 心绞痛 患者当中应用比较普遍。
但是近年来,我国心脏支架介入手术却有着越来越普遍的趋势。据统计,2000年我国心脏介入手术的数量是两万例,到2011年竟达到了40.8万例,增长了20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我国每台心脏介入手术平均使用约1.6个支架,依此推算,2011年中国介入支架使用量超过65万个。
我国着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认为,在我国一些医院存在“迷信支架、崇拜搭桥”的问题。胡大一指出,合理地使用介入技术无可厚非,不过,支架泛滥则是中国医学界非常可悲的现象。特别是每个支架2到3万的高昂价格,更让人们对于心脏支架过度使用的原因产生了疑虑。
对于心血管病的治疗,目前医生、患者都非常推崇的支架治疗手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却指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心脏支架。
胡大一:正是由于(药物支架的)药物涂层使支架和血管壁的贴口不好,带来了长期血栓发生危险,这个危险是多于(金属)裸支架的。
一些心脏病患者还有个误区,认为只要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心脏就相当于上了双保险。胡大一特别提醒,放支架并非一劳永逸。
胡大一:大家千万要注意,放了支架绝对不是一劳永逸的。首先一点就是支架解决了局部的问题,这个病的其他地方还会长病;第二,支架本身会产生一定的血栓,支架本身就有风险,如果回家以后把药停了出了问题,我觉得可能伴随长期的风险。
支架并不是一劳永逸,也不是包治百病,为什么医生却如此热衷放支架这背后的原因,与支架高昂的价格不无关系。全国政协委员董协良曾揭露,一个国产的心脏支架,出厂价不过3000元,到了医院摇身变成2.7万元;一个进口的心脏支架,到岸价不过是6000元,可是到医院就变成了3.8万元。
和支架过度使用并存的一个现象是,该放支架的患者并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胡大一说, 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是最应该急诊做支架手术的。
胡大一:因为这是救命的措施,延误了时间就是去了救命的机会。所以大家对于支架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体检发现的没有症状的,或者虽然有症状但病情非常稳定,半年一年甚至多年没有变化的,就不要轻易做支架,因为对稳定的患者带不来额外的效果,反而会增加长期的风险。
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11年工作任务分解量化指标》中明确规定,医疗机构临床应用裸支架比例不得低于临床应用冠状动脉支架总数的20%, 冠心病 介入治疗患者需置入支架数超过3个,需经本机构心脏外科会诊医师会诊同意后方可实施。但是,据胡大一观察,这个规定并没有得到落实。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