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款灯具的优劣,除了“看品牌”,到底如何通过光学角度考量灯具的好坏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
一、从光束角是否能精准满足应用场景需求
我们可以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看。比如需要重点展示某件衣服,需要的是重点光,那么如果光束角过大,只有基础照明,没有重点照明,很明显就会缺乏视觉吸引力,达不到聚焦的效果,当然这时候妥妥的就用射灯,但同时也要关注光束角。
举个例子,一般情况下,10°角的光像极了舞台追光,集中而强烈。相比,24°的光束角没那么聚焦,具备一定的视觉冲击力。而38°的光束角照射范围较大,更适合基础照明。所以,在相同功率、相同投射角度和距离下,如果想要重点照明,更倾向于用24°光束角。
当然具体需要采用多大的光束角,需要根据灯具的功率、投射角度、距离以及被照物的大小而定,那么你想要评估的灯具是否能精准地实现你想要的角度,这会是采购灯具时考量的因素之一。
二、从照度、眩光、副光斑的角度评估
在商业照明中,为什么某些照明方式会让顾客感到不舒服?或者无法正确地展现商品拥有的特性?这其中就与照度和眩光相关。商业场所中,控制基础照度与重点照度比值,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而这其中就需要精准的控光技术,目前最常用的控光方法是COB+透镜+反射。LED发展初期,最常用的控光方法就是利用散光板,这类方法的优点是效率高,但是糟糕的是,几乎无法控制光线的方向,并且还会产生眩光。所以这种方法,严格意义上,都不能算真正实现了精准控光。后来,业界开始使用大透镜折射方式来实现,优点是开始可以控光束角及方向,但却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而且窄光束设计难度高,此外眩光依然存在。后来又出现了进阶方法,利用反光杯来对COB LED进行控光,这个方式的设计较为成熟,但是缺点仍然是光线利用率低,并且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副光斑。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理想的COB LED控光方式诞生了:透镜加反射器。既控制了光束方向,又提高了利用率,还降低了眩光,关键是解决了副光斑问题。
所以从灯具的光学设计方法中,至少采用透镜加反射器的方式,能达到较好的出光效果。目前比较优秀的方案是通过TIR+菲涅尔透镜的方式,能够做出漂亮的光型,完美的光线利用,出光效率高达90%。
三、从光学器件的材质、耐温性、透光率和耐候性观察
单从透镜角度看,目前市场主流材料是PMMA(亚克力),可塑性好,透光率高(3mm厚度时93%以上),就特别适合诸如商业照明这类对光品质要求比较高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