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让孩子远离手机、电视、游戏!收摄身心与书为友。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为何读经典? 读经夏令营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经典是民族文化精髓的结晶。让一个儿童接受经典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要他长远地默默地变化气质,使他的生命陶溶出某种深度,以维护人性光辉,以提升人格品质,以造就人才,以陶铸大器。以诵读的形式,把一部经典诵读一百遍,轻松易行,效果卓著。只要一个人把任何一部经典读一百遍,他必然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学的能力,必定能从经典中领悟其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变化其气质,开阔其胸襟,启发其智慧,并且一百遍必将影响其一生!
给孩子播撒一颗爱读书的种子吧!用时间来灌溉,用好书来滋润,您可能收获的就是整片森林,读圣贤经典,收获精彩人生!
时间:夏令营时间: 2018年7月9日--2018年8月17日(周六周日除外共计30天)
地点:无棣县棣新五路香格里拉文礼国学堂
报名前父母请务必一同观看如下王财贵教授读经教育视频:
《一场演讲百年震撼》、《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均可网络搜索,如腾讯、优酷、土豆网)或文字稿。
招生对象:3-10周岁身心健康的儿童;
限招人数:共限10人;(额满为止,以缴费为准)
收费标准:2400元/人;
收费含一餐两点(午餐、时令水果、点心
)和教材
课程设置
中文读经内容:《大学》、《论语》《老子庄子选》《孟子》等
美术读经内容:中外经典书画赏阅;
音乐读经内容:全天候中外经典音乐循环播放欣赏;
闪卡识字
8点20到学堂(静定训练)
8:30—9:30(中文经典诵读)
9:30—10:20(加餐➕运动)
10:20—11:00(中文经典诵读)
11:10—11:30(中华经典故事)
11:30—12:00(午餐)
12:00—2:20(午休)
2:30—3:30(中文经典诵读)
3:30—4:00(加餐➕活动)
4:00—5:00(中国传世书画赏析、闪读字卡)
报名联系:15314365888闫老师
18954303555邱老师(微信同用)
vwp6
50期节目,每期精编2~3个小日常故事,用三字经帮孩子解决日常遇到的难题。故事轻松诙谐,让每个听故事的孩子忍俊不禁。
每天只要五分钟,反复聆听国学精粹,从小懂得“仁义礼智信”。趣味理解历史典故,作文引用信手拈来。
编剧从现实生活取材,让孩子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理解原文。用生活化的口语表达给孩子讲解历史典故,好懂好记,不再单纯背古文。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言语美。下面是我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曾子避席
出自丨《孝经》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 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 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孔融让梨
“融四岁,能让梨”丨《三字经》
原文: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岁时,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故事: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程门立雪
出自丨《宋史·杨时传》
原文:"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译文:程颢死了以后,杨时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大概四十岁了。一天杨时拜见程颐,程颐正在打瞌睡,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恭敬地站在一旁没有离开,等到程颐睡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尊敬老师,诚恳请教。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三顾茅庐
三国蜀·诸葛亮丨《出师表》
原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故事: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卧龙岗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隆中卧龙岗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卧龙岗。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此典故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以礼相诚,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孔子尊师
出自丨《论语》
原文: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以上就是关于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文礼国学堂2018年夏令营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