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建筑和零能耗建筑到底有什么区别吗
零碳建筑和零能耗建筑没有区别。使用场地外可再生能源电力认证的零能耗建筑被称为绿电零能耗建筑,主要考虑到层数较高、位于城市高密度的建设区和本身能耗较高的建筑(例如医院)受到的限制。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的LEED认证要求净零能耗建筑达到过去一年一次能源使用平衡,净零能耗平衡是基于建筑消耗的能源量以及场地内和场地外所产生的能源量。
中国《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的零能耗建筑定义是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调、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最少的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且其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符合本规范规定的建筑。其建筑能耗水平应较2016年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降 60%-75%以上,且充分利用本体和周边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使可再生能源年产能大于等于建筑全年全部用能的建筑。
建筑节能率是怎么计算的
100%-(设计建筑能耗/基准建筑能耗)%,即为该建筑的节能率。提出的50%或65%节能目标,是有其比较基准的。
在保持与目前标准约定的室内环境参数的条件下,计算“基准建筑”全年的暖通空调和照明能耗,将它作为100%。
我们再将现在设计的建筑按节能标准的规定参数或实测参数进行调整。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扩展资料:居住建筑节能检测依据JGJ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对室内平均温度、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外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补水率、室外管网热损失率、锅炉运行效率、耗电输热比等进行节能检测。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27.45%。
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如此庞大的比重,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
什么是超低能耗建筑
超低能耗建筑是指建筑能耗控制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措施,控制建筑使用过程中由外部输入的能源,包括维持建筑环境的用能(如供暖、制冷、通风、空调和照明等)和各类建筑内活动(如办公、家电、电梯、生活热水等)的用能,从而降低建筑的用电量,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也是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重要的一环。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当前,我国建筑领域已经开始超低能耗建筑的探索。超低排放的绿色建筑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同时也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广泛应用于单体建筑、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领域,未来,绿色节能将为整个行业带来万亿元级的市场规模——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此前发布的公告,今年9月1日起,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正式实施。
该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46家科研、设计、产品部品制造单位59位专家历时3年联合研究编制完成。“这个标准是国际上首次通过国家标准形式对零能耗建筑相关定义进行明确规定,将在零能耗建筑领域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体系,提出中国解决方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业总工徐伟认为,《标准》的实施将对推动建筑节能减排、提升建筑室内环境水平、调整建筑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建筑节能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未来建筑能耗更低自1980年以来,我国的建筑节能先后经历了30%、50%、65%三个阶段,尤其在降低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供暖能耗、公共建筑能耗和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现阶段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已经全面普及,提高了人们居住、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质量。”徐伟分析说,推动建筑迈向更低能耗正在成为全球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目前也相应出现了一些具有专属品牌的技术体系,如德国“被动房”、瑞士近零能耗建筑等。9月1日起实施的《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中,对“近零能耗建筑”做出了定义:其建筑能耗水平应较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降低60%至70%以上。
同时,也明确了“超低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的标准。在此之前,我国建筑领域已经开始超低能耗建筑的探索。在河北高碑店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内,记者看到一栋被动式专家公寓楼,这是获得德国被动房研究所(PHI)和中国超低能耗建筑联盟双认证的单体住宅建筑。
“楼内没有集中供暖,仅靠被动房相关技术,就可实现冬季室内平均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上。238平方米的房子,仅采暖这一项每年可以节约将近4000元。”公寓楼住户林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这栋楼与此前的基准建筑相比,节能了92%。
林峰介绍说,实现这个效果主要靠三点:一是房子的密封、保温效果要好;二是新风系统24小时持续为室内输送新鲜空气,冬季将电视、灯具、做饭等生活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环境一体机的热交换功能,将室外进到室内的冷风预加热,以保持室内温度,不再需要传统的集中供暖与空调制冷系统;三是建筑外遮阳,夏季室内窗帘大概能挡住20%的太阳辐射,室外遮阳则可以挡住80%以上的辐射,以此降低空调使用的能耗。正是因为目前高碑店市在超低能耗建筑方面积累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今年10月份,有着世界节能建筑领域的“奥林匹克”之称的第23届国际被动房大会将首次走进亚洲在高碑店市举办。多省绘制产业蓝图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建设示范,引领标准提升进程,在具备条件的园区、街区推动超低能耗建筑集中连片建设,到2020年,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1000万平方米以上。随后,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吉林等省市针对超低能耗建筑示范推广的政策和技术标准陆续出台,在财政补贴、非计容面积奖励、备案价上浮、绿色信贷等方面提出了政策优惠。
特别是今年以来,黑龙江、上海、天津等省市先后出台了超低能耗建筑的相关技术标准。记者从河北省住建厅了解到,自2014年开始,河北省级财政每年给予超低能耗建筑建设补助资金,现已累计超过4400万元。石家庄、保定等市也相继出台相关资金支持政策,如石家庄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18年到2019年开工建设的,每平方米补贴200元,单个项目不超过300万元;2020年开工建设的,每平方米补贴100元,单个项目不超过200万元,并在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在技术层面,河北省借鉴德国经验和瑞典被动式房屋标准,在总结河北试点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于2015年2月份颁布了国内第一部《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组织编制了河北省《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构造》《被动式低能耗公共建筑设计标准》。
截至目前,河北已累计建成超低能耗建筑18个,建筑面积27.52万平方米;在建建筑面积237.22万平方米,竣工和在建超低能耗建筑面积居全国首位。建筑节能掘金“蓝海”“早在2004年,高碑店就开始与德国企业合作节能门窗的研发和生产。2013年,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了‘高碑店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河北高碑店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曹自涛介绍,目前高碑店市已经形成了以生产加工、设计研发、展览交易、检测认证、仓储物流五大功能配套齐全的建筑节能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
近十年来,位于高碑店市的奥润顺达集团已先后为50多个被动房项目提供技术服务与核心产品,并从中收集了数万个数据,突破无数技术难关,从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别墅、学校等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规模化的探索,成功研发出洛卡恩“7+3”被动房集成系统。“我们最早从普通门窗行业做起,随着建筑标准的提升,我们的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后来发现技术含量最高的门窗是用在超低能耗建筑上。”奥润顺达集团项目总监林少中介绍说,门窗只占房屋建筑面积的不到五分之一,但是通过门窗的能耗损失达到了50%以上。
“被动房技术虽然起源于欧洲,但是完全复制引进到中国后,由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差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林少中告诉记者,为此,奥润顺达集团与德国被动房研究院、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等欧洲科研院所和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国内十余所著名科研机构、高校合作,组建了数百人的研发团队,围绕建筑物理与热工性能、机电系统、新风系统、热交换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领域,细分数千个科研课题联合攻关,攻克了适合中国不同气候带的被动式建筑重大课题。近日,记者在高碑店市列车新城项目建设工地看到,这个完全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的住宅小区,一期工程44万平方米即将竣工,9月份可实现交房。
该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节能标准最高的超低能耗建筑示范社区。项目120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被动房综合社区。“超低能耗综合社区不仅完全采用被动式建筑技术,而且采用海绵城市、雨水回收、生态自我修复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打造全新的绿色智慧生态社区,包括高层、多层、学校、商住等不同类型的建筑业态。”林少中分析认为,随着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广泛应用于单体建筑、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领域,将带来万亿元级的市场规模。
“零能耗”的建筑是怎么实现的
不少人也许已接触过“零耗能住宅”这个术语,虽然还不大清楚这到底是什么,但它听起来不错。那么这到底是现实呢还是对未来的一个设想这的确是现实,在美国各地这样的设施已经帮助房主们节约了大笔的能源开支。
过去几年中,美国能源部一直在推广这种高效住宅设计,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的住宅建设中采用高效能源或可再生能源策略。
正是如此,美国各地都出现了能耗已经接近甚至达到零的住宅,甚至是社区。根据我国建设部门的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房屋有近400亿平方米属于高耗能建筑,新建房屋有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我国市面上已建成的“准零耗能”与“纯零耗能”住宅都是广泛采用各种节能策略以及太阳能发电与热水供应系统。所谓“零耗能”,是指建筑在实现低耗能的基础上,补充太阳能、风能和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达到节约或者不用传统化石能源的目的。
现国际通行的所谓“零耗能”建筑主要是指通过最佳整体设计、利用最先进的建筑材料以及节能设备,达到房屋所需能源或电力100%自产的目标。零耗能建筑并不是说建筑不耗能,而是指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为零,用能主要是太阳能、风能和生物智能。初夏的瑞士,摄氏30多度的气温让人吃不消,但一走进Eawag(瑞士联邦供水、废水处理与水体保护研究所)总部大厦,却是感觉清凉如春。
这个大厦没有空调,但室温一年四季保持在23摄氏度。这就是著名的Chriesbach大厦——国际知名的零耗能建筑。它于2006年9月落成,在现有节能技术的创新基础上,为建筑业树立了新的标准。
据介绍,Chriesbach大厦消耗的能源仅相当于规模最小的大厦所消耗的能源的1/4,其能耗已经达到欧洲2050年的标准。大厦是一个紧凑型实体,有一个玻璃屋顶的中央大厅,因此阳光可以照射进大厦,同时也有助于大厦在夏日夜晚的降温。墙壁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也是冷热蓄能体,绝缘层有30厘米厚。
窗体底端天花板使用的是再生混凝土,地板用木屑板铺设,而大部分墙壁则采用木质结构。办公室之间的隔断墙壁采用了黏土材料,这样既符合环保的要求,又能调节空气湿度。逃生露台上,装有天蓝色的玻璃板,在兼顾美观的同时,可根据季节变化控制日光通透,或提供遮阴,或让太阳光直射进大厦。这些玻璃板可根据设定的角度自动调节,夏天可遮挡75%的太阳光;冬天则尽可能多地放进阳光。
在能源方面,个人活动、办公设备、照明灯光及自然光线产生的热量,通常足以维持一个舒适的室温,即23摄氏度左右。在大厦屋顶四周,分布着459平方米的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太阳能电池,可为大厦提供近1/3的建筑用电量,约等于21.9万千瓦时(不含服务器的用电量)。此外,屋顶上还种了小植物,用来保温及收集雨水。在水源供给和处理上,Eawag动足了脑筋。
饮用水主要用于员工食堂、每层楼的饮用水龙头及清洁设施。而其他用水则主要依靠雨水。比如,屋顶上有一个80立方米的露天水花园,用来储存雨水,它位于食堂的前面,有一根单独给水管,为厕所提供冲刷水源。尿液也会被特别处理,它经单独管道与无水便池和厕所分离,储存到两个大水箱(分男、女)中,用于Eawag的研究。
在停车场、通道等地方,雨水不能直接排入地下,而是被收集到一个露天水道,流入排水区域。大厦周围,挖了小沟渠,种了大片树木,它们与建筑物组成了一个融入自然的整体系统。整个零耗能表现出的不仅仅是单个尖端技术的叠加,更是各个系统和技术相互作用的最优效果。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指的是什么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新风热回收技术,并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设计多采用被动式设计策略。
被动式设计策略主要是建筑设计所采用合适朝向、蓄热材料、遮阳装置、自然通风等策略的设计类型。
扩展资料:背景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气候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和室内环境标准低,建筑特点、建筑技术和产业水平以及人们生活习惯,和德国、丹麦等欧洲国家相比存在很大不同。在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德国联邦交通、建设及城市发展部的支持下,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与德国能源署自2007年起在建筑节能领域开展技术交流、培训和合作,引进德国先进建筑节能技术。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为重点,建设了几项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同时与美国、加拿大、丹麦、瑞典等多个国家开展了近零能耗建筑节能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示范项目在山东、河北、新疆、浙江等地陆续涌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